紫外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儀,可以根據物質的吸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具有性能穩定、使用靈活、維護簡便等優點。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頻率的紫外/可見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機物質,引起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它將有選擇地被吸收。那么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呢?
1.測定溶液濃度(含量)
這種應用很是常見,也被稱作“定量分析”。通過與已知濃度溶液比較測定未知濃度樣品濃度的方法。
2.測定材料性
在經過“透過率”的測量后,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它們能否擋住目標波長的光線。每種樣品都有自己的征“光譜”。要辨別一種未知的樣品,可將其與一種已知樣品的光譜相比較(定性)。
3.測定分子結構
您知道樣品是由分子組成,而每個分子則由一組原子構成的么?每個分子都有自己的征光譜(位置、強度等)。盡管比較難,但許多大學和公司的實驗室都進行過通過光譜來判定分子結構的實驗。
總體而言,根據吸收與已知濃度的標樣的比較,進行定量分析;同時對于一個定的波長,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試樣中該成分的濃度,因此測量光譜可以進行定性分析,這是紫外分光光度計常用的兩種功能。